线上的熟悉程度让我忽略了很多东西
自己一直做线上的项目,感觉自己对线上熟悉的不能再熟悉,知道线上的弊端,当我开始可以的去解决这些弊端的时候,发现产生了更多的问题,忽略了线上的获客情况比线下的容易的多,线下做项目大部分都是信息不对称的项目,而线上的接近透明化的信息渠道,让线上的用户越来越挑剔,会找到同类型乃至比你更好的产品,或者服务,而线下的市场虽然大,但是线下用户的认知程度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,这样让项目推进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。
刻意的去躲避线上的弊端,导致自己过分的重视下线,让我这个做了近10年的产品经理,竟然开始嘲笑起自己的决定,正式“10年的产品思维”让我用一种几乎自负的状态,对产品的过分追求完美,对项目追求的过分完善,对品牌的过度痴迷,对用户的过度解读,对市场的过分预期,这都不应该是一个所谓“老手”产品经理饭的低级错误,而我却载了一个跟头。
敬畏之心让我过度的迷信了用户
都说需求来源于市场,市场的核心在于用户,本身这话没毛病,当怀有“过度的敬畏之心”做产品的时候,其实陷入了一种过度的解读了用户,其实用户想要的非常简单,用户只想“不花钱,或者少花钱,拥有好的工具,或者还不错的工具”,而在做各种竞品分析和行业调研的时候,就陷入了一种过度迷信用户,用户其实是迷茫了,这就回到了产品的诞生“存在先于本质”,先有了产品,才发现产品的不完善之处,进一步改进。
用户是迷茫的,1000个用户有1000种需求和理想模型,而这些需求和理想模型大部分是不切实际的,或者说在很多方面是说不通的,这里就详细说了。
过度的迷信了市场和迷信了用户,每个用户都有自己总结出来的“道”,而道道个不同。
重新建立线上营销渠道
当线下项目推广或者渠道推广遇到了很多问题,这让我开始思考,是不是自己的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,之前的传统模式打发,没有生效,之前的策略,传统策略没有很好的拓展市场,认为建立线下的“人脉渠道”就会有不断的客户源源不断的找上门来。
我开始从新构建线上的营销渠道和销售渠道,将营销、推广模式,重新定义产品形态。
围绕线上用户需要什么,我们开始做什么,先不去想如何改变行业的终极问题,想产品形态太大,线上无法进行快速的成交。
低价位是营销的YYDS
用最小的试错成本,原用户一个IDer,一个梦想,让用户快速试错,这样的项目成就别人的时候,同时顺应了市场上的需求。低价,好用,快速决策。